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cz4g.com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第51章 张灵玉
  别墅客厅内,傅源坐在一侧,对面坐着张灵玉跟两个道士。
  傅源跟张灵玉的脸色都不太好看,反倒是两个道士在偷笑。
  “老天师真这么说?”傅源怀疑的看向胖道士,道:“我自问,也不迂腐啊?”
  胖道士笑眯眯的道:“反正师祖是这么说的。”
  傅源无语,看向张灵玉,道:“灵玉真人,你怎么说?”
  张灵玉还是一板一眼的躬身:“请傅源先生教我!”
  看似请教,又何尝不是一种不服气呢?
  傅源仔细打量着张灵玉,片刻后笑了,道:“灵玉真人,那我先来……你觉得,人跟禽兽,有什么区别?”
  张灵玉愣了一下,思索着,道:“人能区分善恶,懂正义,有道德……能尊重他人,约束自己……懂仁义,逐名利……”
  傅源“嘶——”的倒吸一口凉气,道:“灵玉真人,你是龙虎山弟子,学的是道家理念吧?”
  灵玉真人茫然,道:“难道不对吗?”
  傅源乐了,道:“在道家眼里,人跟禽兽,不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吗?都在顺应自然规律而活,顺然自然便不会被烦忧所乱,若为仁义奔走,若让名利留心,焦虑烦恼就会产生。
  宇宙自然,天地万物都有其自有规律,人跟禽兽一样,只要遵循天道本性,自安其乐就好,不断标榜和推崇所谓的善恶正邪,仁义礼仪,反而会扰乱人的本性,离大道越来越远。”
  张灵玉连忙反驳道:“那人跟禽兽又有什么区别?难道也要跟禽兽一样不分善恶,不论正邪,不知廉耻?”
  傅源揉了揉额头,道:“灵玉真人,善恶,正邪,廉耻这些东西,是儒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,才推行出去的认知准则……你们道家不讲这些的!”
  张灵玉愣住了,张张口,却又说不出什么来。
  傅源叹了口气,道:“儒家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,才建立了一套认知准则,这其中包括了你说的那些……但本质上,儒家自我修身,不是不讲这些,而是重点不在于此!”
  张灵玉顿时瞪大眼睛:“儒家不重善恶廉耻?”
  傅源摇头,道:“儒家是入世的学问,就好像法家制定律法,目的是为了建立秩序,法家自己也会遵守律法,但法律是人性的底线,法家也不会拿律法来当做自己做人的准则!儒家同样如此。
  达成目的的手段,跟自身的修行,不是一回事!”
  张灵玉听懂了,有些裂开,不禁问道:“那以傅源先生看来,人跟禽兽,有什么区别?”
  傅源往后一靠,道:“孟子说: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。人跟禽兽的差别仅仅“几希”而已!”
  张灵玉茫然:“几希?”
  傅源点头,道:“对,差别很小,《荀子·王制》说:水火有气而无生,草木有生而无知,禽兽有知而无义,人有气、有生、有知、亦且有义,故最为天下贵也。
  人跟禽兽相比,无非就是多了一个“义”字,所谓“义”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、不该干什么。
  舍生而取义,人之所以为人,就在一个“义”字,贵于生命,贵于一切!”
  张灵玉若有所思的沉默着。
  傅源也不着急,自顾自的给对面倒茶。
  胖瘦二道士谢过后,端起茶杯,对了个眼神,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敬佩。
  好一会后,张灵玉才想通透了,追问道:“那“义”的准则在哪?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,总得有一个准则才对!
  这个准则,难道不应该是善恶,正邪,廉耻,礼仪……这些吗?”
  “哪有那么麻烦!”傅源指了指自己胸口,道:“准则就在这,每个人的本心而已……对于本心,无论道儒,都相差不多,所以无论道儒,修行,修的都是本心!
  灵玉真人修道多年,难道还悟不透本心?”
  张灵玉沉思着,道:“那要是有所冲突,又该如何?”
  傅源坦然,道:“对于儒家,重义轻利!当然,这是有冲突的前提下,没有冲突时,义可取,利亦可取!
  一个美女对你投怀送抱,你要不要?”
  张灵玉断然道:“自然不会要!”
  傅源乐道:“为什么?这跟你的本心起冲突了?”
  张灵玉默然。
  傅源接着道:“孔子说:“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,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“重义轻利”的关注点不在贫穷或者富贵本身,而在于因何而贫贱、因何而富贵。
  孟子也说了:非其道,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;如其道,则舜受尧之天下,不以为泰。
  只要“义”跟“利”起了冲突,哪怕一碗饭都不要,相反“义”跟“利”不冲突时,就算整个天下,也能坦然接受……何况一个美女?”
  好一会后,张灵玉才艰难的道:“那世人的评价……”
  傅源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,放下茶杯,古怪道:“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,还在乎世人的评价?”
  张灵玉被傅源的反应弄得有些羞恼,道:“难道儒家不在乎?”
  傅源叹气,道:“孔子说: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君子最担心的就是终其一生也未能获得为后世所称道的名声。
  但孔子也说了: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。儒家看重世人的评论,但又不执著于此。
  外界评价尽管很重要,但终归也只是一种“说法”,而且这种说法还未必客观,孟子说:有不虞之誉,有求全之毁。
  所以要做到“我四十不动心”,不因外界毁誉而受到干扰。
  《孟子·尽心上》曰:人知之,亦嚣嚣;人不知,亦嚣嚣。无论别人是否认可,都能做到自得其乐。”
  好一会后,张灵玉才心悦诚服的低头,道:“受教了!”
  傅源盯着张灵玉看了片刻,笑道:“教而不改,未教矣!灵玉真人不必如此。”
  很多人都是这样,道理别人教了,自己也接受了,但不去遵行,等于没教。
  人教人,教不会,事教人,一次就会。
  张灵玉起身,道:“道理我明白了,但其中细节,我还需仔细想想。”
  傅源也跟着起身,笑着道:“无妨,孟子也说了: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世人认同你,那就“泽佳于民”,世人不认同,那就做好自己就成。
  不过这是儒家思想,道家么……不管世人认同不认同,都只做自己!”
  “多谢指教。”
  “客气了。”
  等送张灵玉三人离开后,傅源回道别墅,靠在沙发上,自语道:“我很迂腐吗?没觉得啊。老天师这是在胡扯……不过,管他呢!”
  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曰: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:君子能为可贵,不能使人必贵己。能为可信,不能使人必信己。能为可用,不能使人必用己。故君子耻不修,不耻见污。耻不信,不耻不见信。耻不能,不耻不见用。
  士君子能值得别人尊重,但是却没有办法要求别人一定尊重自己。士君子能值得别人信任,但是却没有办法要求别人一定信任自己。士君子能值得君主任用,但是却没有办法要求君主一定任用自己。君子以自己修养不够为羞耻,不以被人侮辱为羞耻。君子以不值得别人信任为羞耻,不以不被别人信任为羞耻。君子以自己没有能力为羞耻,不以不被任用为羞耻。
  不被荣誉所诱惑,不因诽谤而恐惧,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,这就是真正的君子。
  事至无悔而止矣,成不可必也。
  做事做到无悔就够了,至于最终结果如何、外界是否认可,就不必过于苛求了。
  吾日三省吾身:老天师,想坏我道心!
  ……
  如此,又过数日,冯宝宝打电话来:“张楚岚跑了,你帮我把他抓回来!”
  傅源乐了,之前让冯宝宝有事找他,结果还真一有搞不定的事就找上他了。
  明知故问道:“跑哪去了?”
  “天下会。”
  (本章完)
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+

他的视线(西幻1v1)

新叶喵

万国之国

九鱼

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

楚执

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(npH)

冰糖大橙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