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捷报(七更)
罗万化叹息一声说道:
“这位涂大人去年上疏开关后不久,就被言官弹劾,如今在京师行勘呢。”
行勘,就是官员被弹劾后,被审讯调查的意思。
行勘期间,会被免除职位,如果调查结束确认清白,则会重新授官。
如果确定有问题,那就按照朝廷的法度处置。
但最可怕的,是一直被行勘。
一些没背景后台的官员,被弹劾行勘,朝廷又不立刻调查,拖上个三五年,职位早就已经拖没了,只能不明不白的回家。
这也是大明官员畏惧言官的地方,管你有罪没罪先来个行勘再说,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,黄金职业生涯就这么几年,谁能经得起这么折腾。
这位涂泽民就是,他是福建巡抚,上书请求开放海禁,可皇帝批准了不久,他就被行勘了,福建月港开关就和他没关系了。
苏泽看向这位涂泽民的信,原来这位涂泽民在京师行勘,就住在巴蜀会馆中,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苏泽第四期的内容。
涂泽民在福建担任巡抚的时候,就接触过红夷的船只,还和红夷的船长交谈过,所以对南美洲有些了解。
红夷,就是西班牙人。
其实不仅仅是西班牙人,大明对于在东方海域交易的荷兰人、西班牙人、葡萄牙人都称呼为红夷。
而这些欧洲人带来的火炮,也就被称呼为红夷大炮。
但是涂泽民接触的这个外国船长,应该是西班牙人,因为他在信中提到,这个船长说他们的国王在南美洲有很大的殖民地。
这个时代,西班牙人应该征服了墨西哥等中美洲地区,开始殖民南美秘鲁地区。
而涂泽民也在信中写道,他和红夷船长交谈,确实听说过“土豆”和“地瓜”两种作物。
苏泽又惊又喜,实际上土豆和红薯,也就是在这个时代,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的。
除了写信回应苏泽的那篇文章,这位前任福建巡抚涂泽民还写了一篇文章,讲述他和红夷交谈的故事,印证了苏泽《海国记》中的一些内容。
苏泽对着罗万化说道:
“罗兄,我们这就去巴蜀会馆见一见这位涂大人!”
就在苏泽和罗万化准备出报馆的时候,沈一贯突然冲了进来。
“苏兄!不好了!大同兵变了!”
罗万化疑惑的说道:
“赵大柱兵变不是已经平定了吗?”
沈一贯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:
“不是赵大柱!是代王举兵了!”
“啊!”
罗万化惊讶的愣住!
沈一贯连忙看向苏泽说道:
“代王举兵,若是他带着大同投了俺答,言官要抓着苏兄弹劾了!”
大同是九边重镇,位置十分敏感。
代王如果投了蒙古,那言官肯定会将逼反代王的罪责都推到了苏泽头上。
沈一贯看向苏泽,急切的说道:
“苏兄!你还不快去兵部,只有快点平定代王叛乱,你才能安稳啊!”
苏泽知道沈一贯是好意,他反过来安慰沈一贯说道:
“肩吾兄,阁部重臣又不是吃干饭的,上次赵大柱兵变,这一次我不信阁部没有任何准备。”
“可是!”
沈一贯突然明白过来,他看向苏泽说道:
“子霖兄,是赵阁老和霍尚书你说了什么?”
苏泽摇头否认道:
“军国要务,阁部大臣怎么会和我这个小小翰林商议,肩吾兄,要对阁部大臣有信心才是。”
沈一贯还是一脸不信的样子,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结果了。
“九边捷报!”
一贯沉稳的申时行也踏入报馆,他快步走到苏泽面前说道:
“子霖兄!代王谋反,戚继光总兵率部奇袭大同,已经捆缚了代王和叛乱的大同总兵,接管了大同防务,乱首都已经解送入京了!”
沈一贯给了苏泽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,难怪苏泽一点不着急,原来他早就得到了消息!
只是沈一贯并不知道,苏泽是从自己的金手指上得到了的消息,而不是从赵贞吉或者兵部那边得到的。
大同叛乱平定,众人冷静下来,沈一贯喜道:
“代王叛乱,这下子审都不用审了,苏兄的削藩之策成矣!”
在场众人也激动地点头。
苏泽扳倒了一位前任阁老,如今又弹劾了一位藩王,这是无数言官梦寐以求的战绩!
而代王叛乱,跟随大同地方弹劾苏泽的言官就惨了,朝廷肯定要调查他们和代王的关系。
一旦被扣上阴结外藩的罪名,那轻则罢官,重则要流放充军的。
这帮言官这段时间给阁部这么大的压力,一场大清算就要到来!
申时行和沈一贯都在盘算起来,一旦科道被清算,朝堂就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。
至于罗万化,他高兴的说道:
“这下终于没人来牍扰苏兄修书办报了!”
申时行和沈一贯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罗万化,这位状元当真是“质如初”,就他和苏泽一起的时间最长,可偏偏他都踏入官场半年多了,还是一点都不开窍。
沈一贯又嘿嘿一笑说道:
“苏兄,上次你问的那个沈思孝,他在同年聚会中总是诋毁你,听说他和监察御史雒遵走得很近,上次还在同年中扬言,观政结束他能留在都察院,这下,嘿嘿”
沈一贯这是提醒苏泽,苏泽也微微一笑,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从【事后画册】中,苏泽已经确定这次幕后主使就是雒遵和沈思孝。
雒遵倒台是必然的了,但是这个沈思孝。
但是沈思孝应该是筹谋之功,很难抓到他参与的证据。
苏泽想了想,马上就是观政期满的日子了,自己只要和执掌吏部的高拱说一下,给沈思孝安排个好地方。
就在众人欢庆的时候,又有一名身穿绿袍的官员走进报馆。
“汝默兄,你果然在这里!”
“元驭兄,你怎么来了?”
申时行立刻热情的向苏泽介绍道:“子霖兄,这位就是给你《乐府新报》写稿的王锡爵,也是我们苏州府人,和我是同年同馆同乡,如今也在礼部任职,你们还没见过面吧?”
王锡爵和苏泽见礼,面对苏泽这位声名鹊起的同乡,王锡爵也想要和他亲近亲近。
但是王锡爵想到自己的差事,又急切的说道:
“汝默兄,快点回礼部吧!”
“湖广按察副使施笃臣弹劾辽王奸淫县主,赵阁老来礼部召集部议了!”
(本章完)
罗万化叹息一声说道:
“这位涂大人去年上疏开关后不久,就被言官弹劾,如今在京师行勘呢。”
行勘,就是官员被弹劾后,被审讯调查的意思。
行勘期间,会被免除职位,如果调查结束确认清白,则会重新授官。
如果确定有问题,那就按照朝廷的法度处置。
但最可怕的,是一直被行勘。
一些没背景后台的官员,被弹劾行勘,朝廷又不立刻调查,拖上个三五年,职位早就已经拖没了,只能不明不白的回家。
这也是大明官员畏惧言官的地方,管你有罪没罪先来个行勘再说,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,黄金职业生涯就这么几年,谁能经得起这么折腾。
这位涂泽民就是,他是福建巡抚,上书请求开放海禁,可皇帝批准了不久,他就被行勘了,福建月港开关就和他没关系了。
苏泽看向这位涂泽民的信,原来这位涂泽民在京师行勘,就住在巴蜀会馆中,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苏泽第四期的内容。
涂泽民在福建担任巡抚的时候,就接触过红夷的船只,还和红夷的船长交谈过,所以对南美洲有些了解。
红夷,就是西班牙人。
其实不仅仅是西班牙人,大明对于在东方海域交易的荷兰人、西班牙人、葡萄牙人都称呼为红夷。
而这些欧洲人带来的火炮,也就被称呼为红夷大炮。
但是涂泽民接触的这个外国船长,应该是西班牙人,因为他在信中提到,这个船长说他们的国王在南美洲有很大的殖民地。
这个时代,西班牙人应该征服了墨西哥等中美洲地区,开始殖民南美秘鲁地区。
而涂泽民也在信中写道,他和红夷船长交谈,确实听说过“土豆”和“地瓜”两种作物。
苏泽又惊又喜,实际上土豆和红薯,也就是在这个时代,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回欧洲的。
除了写信回应苏泽的那篇文章,这位前任福建巡抚涂泽民还写了一篇文章,讲述他和红夷交谈的故事,印证了苏泽《海国记》中的一些内容。
苏泽对着罗万化说道:
“罗兄,我们这就去巴蜀会馆见一见这位涂大人!”
就在苏泽和罗万化准备出报馆的时候,沈一贯突然冲了进来。
“苏兄!不好了!大同兵变了!”
罗万化疑惑的说道:
“赵大柱兵变不是已经平定了吗?”
沈一贯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:
“不是赵大柱!是代王举兵了!”
“啊!”
罗万化惊讶的愣住!
沈一贯连忙看向苏泽说道:
“代王举兵,若是他带着大同投了俺答,言官要抓着苏兄弹劾了!”
大同是九边重镇,位置十分敏感。
代王如果投了蒙古,那言官肯定会将逼反代王的罪责都推到了苏泽头上。
沈一贯看向苏泽,急切的说道:
“苏兄!你还不快去兵部,只有快点平定代王叛乱,你才能安稳啊!”
苏泽知道沈一贯是好意,他反过来安慰沈一贯说道:
“肩吾兄,阁部重臣又不是吃干饭的,上次赵大柱兵变,这一次我不信阁部没有任何准备。”
“可是!”
沈一贯突然明白过来,他看向苏泽说道:
“子霖兄,是赵阁老和霍尚书你说了什么?”
苏泽摇头否认道:
“军国要务,阁部大臣怎么会和我这个小小翰林商议,肩吾兄,要对阁部大臣有信心才是。”
沈一贯还是一脸不信的样子,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结果了。
“九边捷报!”
一贯沉稳的申时行也踏入报馆,他快步走到苏泽面前说道:
“子霖兄!代王谋反,戚继光总兵率部奇袭大同,已经捆缚了代王和叛乱的大同总兵,接管了大同防务,乱首都已经解送入京了!”
沈一贯给了苏泽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,难怪苏泽一点不着急,原来他早就得到了消息!
只是沈一贯并不知道,苏泽是从自己的金手指上得到了的消息,而不是从赵贞吉或者兵部那边得到的。
大同叛乱平定,众人冷静下来,沈一贯喜道:
“代王叛乱,这下子审都不用审了,苏兄的削藩之策成矣!”
在场众人也激动地点头。
苏泽扳倒了一位前任阁老,如今又弹劾了一位藩王,这是无数言官梦寐以求的战绩!
而代王叛乱,跟随大同地方弹劾苏泽的言官就惨了,朝廷肯定要调查他们和代王的关系。
一旦被扣上阴结外藩的罪名,那轻则罢官,重则要流放充军的。
这帮言官这段时间给阁部这么大的压力,一场大清算就要到来!
申时行和沈一贯都在盘算起来,一旦科道被清算,朝堂就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。
至于罗万化,他高兴的说道:
“这下终于没人来牍扰苏兄修书办报了!”
申时行和沈一贯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罗万化,这位状元当真是“质如初”,就他和苏泽一起的时间最长,可偏偏他都踏入官场半年多了,还是一点都不开窍。
沈一贯又嘿嘿一笑说道:
“苏兄,上次你问的那个沈思孝,他在同年聚会中总是诋毁你,听说他和监察御史雒遵走得很近,上次还在同年中扬言,观政结束他能留在都察院,这下,嘿嘿”
沈一贯这是提醒苏泽,苏泽也微微一笑,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从【事后画册】中,苏泽已经确定这次幕后主使就是雒遵和沈思孝。
雒遵倒台是必然的了,但是这个沈思孝。
但是沈思孝应该是筹谋之功,很难抓到他参与的证据。
苏泽想了想,马上就是观政期满的日子了,自己只要和执掌吏部的高拱说一下,给沈思孝安排个好地方。
就在众人欢庆的时候,又有一名身穿绿袍的官员走进报馆。
“汝默兄,你果然在这里!”
“元驭兄,你怎么来了?”
申时行立刻热情的向苏泽介绍道:“子霖兄,这位就是给你《乐府新报》写稿的王锡爵,也是我们苏州府人,和我是同年同馆同乡,如今也在礼部任职,你们还没见过面吧?”
王锡爵和苏泽见礼,面对苏泽这位声名鹊起的同乡,王锡爵也想要和他亲近亲近。
但是王锡爵想到自己的差事,又急切的说道:
“汝默兄,快点回礼部吧!”
“湖广按察副使施笃臣弹劾辽王奸淫县主,赵阁老来礼部召集部议了!”
(本章完)